來自布農族的陳慧勳,曾在人力銀行擔任職涯規劃師,年紀輕輕就當上主管,但糾纏三年的暈眩症,卻讓她的人生歸零,在人生低潮時,她靠著基督教信仰,傾聽內心的聲音,發現社會服務才是她真正想做的事,於是創辦Keep Going台灣繼續前進原住民教育文化產業協會,透過陪伴翻轉偏鄉原住民教育。
在服務的過程中,有感於偏鄉青少年對於職涯規劃不明確,因此2022年與逆風就業計畫合作,以Career care生涯陪伴校園工作坊走入偏鄉校園,足跡遍及宜蘭員山國中、花蓮高工、花蓮大漢技術學院等八所學校,並提供原住民大專青年公益生涯諮商服務,透過引導陪伴,讓青少年了解生涯可以預先規劃設計,對未來也更有目標方向。
每一場次的Career care生涯陪伴校園工作坊,陳慧勳都依學校客製化設計主題課程,以四小時的時間,透過引導課程,幫助學生運用自我瞭解與練習的工具,思考自己未來的生涯設計,印象最深的是花蓮高工,原本設定工作坊對象是高三生,但校方覺得高一、高二也有需要,因此變成全校性活動,當天在學校體育館來了近800多位師生,一起進行職涯探索。為了這場前所未有的大型講座,她還將所有教材與體驗模組都變成線上課程,讓學生在現場使用手機集體作業,對她來說是很難忘的經驗。
陳慧勳同時以職涯規劃師的專業,為原住民大專青年進行一對一的公益生涯諮商服務,她發現都會區的原住民青少年,諮商的問題非常廣,還涉及心理層面與部落文化認同,像有位同學去打工求職,竟被雇主詢問爸媽是否會酗酒,這樣的刻板印象,讓他覺得以後找工作可能要隱藏自己的原住民身分,對原生文化認同產生懷疑。
還有位同學才剛坐下諮商,只是問她「最近過得好嗎?」就當場大哭飆淚,原來她與交往七年的男友分手,兩人原本要一起出國念書,她因為爸爸從小不在,很依賴男友,分手後頓時失去生活重心。「個案會帶著各種情緒前來,我們的角色就是傾聽、陪伴,引導他回到主題,做自己的決定。」
透過Career care生涯陪伴校園工作坊,把生涯設計概念帶入校園,很多學生都反應很棒,不少學校也希望今年可以繼續運作。「很多原本對未來沒信心的孩子,在工作坊演練當中,重新認識自己,發現生涯可以被規劃,也有策略方法可以達成目標,讓他們的人生豁然開朗,還有個技職學生寫信給我,說聽了演講後,決定斜槓當攝影師,勇敢踏出第一步後,已經有兩間企業找他拍影片。」
然而陳慧勳也發現,這個世代的年輕人,出現「類躺平族」的現象,偏好網拍、電商、網路小編等看似輕鬆的線上工作,缺乏對未來產業的想像,也不想累積工作經驗,像她曾遇到一位前來諮商的學生,天真以為自己只要鑽研命理與塔羅牌,未來就能從事線上算命工作,面對這樣的個案,她都會告訴他們人生有很多體驗,要多方嘗試,再來釐清自己的方向。
對於未來迷惘的逆風少年,她則以過來人的經驗鼓勵大家「不要對未來恐懼害怕,Go and Take it!我們連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都會失敗,何不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,勇敢去冒險!」像她曾經有三年時間飽受暈眩症所苦,從房間都走不到客廳,也無法出去工作,靠著吃藥與耶穌信仰,放下對名利的執著,決心用善念重新出發,帶給社會正能量,好事就會發生。